0

广场秩序

已有 1,239 阅读此文人 - - 敏友,未分类,经济解释 -

春来晴好,和朋友广场散步。享受阳光的人多,熙熙攘攘,看似杂乱无章,但我在登上数级台阶后居然发现广场上的人群分布隐然有序。

自发分区

广场南北向各有一宏大建筑,中轴线用红色大理石砌地标识出来。延着中轴线行进距离最短,整齐的往来人流将广场分为了东西两部分。西南角上有车道混杂,活动不便,所以广场上的人群大致就在东北、西北、东南三个角落分布。三个角落的人群从事的活动整齐有序且泾渭分明,互不干扰。

东北角的人打羽毛球,西北角年龄性别混杂但一色抽陀螺,东南角则聚集老人伴奏唱歌。这般整齐的秩序仿佛有人管理,但随即否定了这猜测。小贩一律绝迹,显然是被禁止,广场虽公但也非绝对的公,产权仍然有着或明或暗的界定。但正常的文娱活动一律公,行政人员没有动机约束区域分布,而且人流庞杂也管不过来。现象背后一定有明确的局限起了作用!

秩序背后的条件

分区的秩序一定是为了提高广场的使用价值。降低人们使用公共资源的互相干扰,也就是降低了公地竞争使用的租值消散。那么,是什么干扰使得这样分区最合理,从而得以被自发遵守呢?

有了思路再做观察,答案几乎转瞬到手。抽陀螺要发出高亢的脆响,必须和伴奏唱歌保持比较远的距离才可以相安无事!而整个广场只有东南角有植树和提供条凳,打球和抽陀螺都不方便,但奏乐唱歌却十分合适。因此,老人唱歌的位置既定,其他活动则根据互相影响最小的原则排列分布了。

打架可能最划算

公地的秩序其实是产权的划分,这划分遵循着将租值消散降到最低的规律。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一律带来互相干扰,不同的干扰类型有着不同的局限来决定不同的秩序选择。

上海居民区内多有小广场,晚饭后被老太太们占用跳舞。有木兰舞和健身操的区别,老太太们各有欢喜,但不同舞蹈须配合不同音乐,且场地狭小只能供应一类舞蹈使用。老太太们于是轮流起舞各跳30分钟,有先来后到,但时间限制一律遵守。

学校足球场是公地,时常人满为患。全国一律的选择是两边球门对踢一场,但四角边线处也另设小门挤进队伍再各踢一场。选择边角处挤明显是为了降低干扰,但谁踢正门的准则却多以武力解决。先有人踢正门,但后来者人多势众便一拥而上,二话不说同时踢,人少一方明显见打不过,只能退到角里继续。时有因人数变化或者因接近而打起来,但多数情况下球场争执数人头便可解决。

同样解决场地竞争,太太们何不选择老拳相向呢?舞蹈一曲接一曲转换较快,足球一场90分钟,重要的解释当是老太太们等侯代价低而非手软吧。依靠武力高低解决正门纠纷最便宜,但小伙子显然也懂得要给落败者一个角落,弹丸之地可不值得再打。

期待你一针见血的评论,Come on!